南都讯 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学生近视率52.7%,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近视低龄化趋势上升引人关注,许多孩子在学龄前或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出现近视。
为有效遏制儿童近视低龄化、推动近视科学防控,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量化标准部署8项具体举措,要求贯彻前移防控关口,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这一近视防控的关键阶段。
儿童的视觉发育有其独特的关键期和敏感期。0—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12岁前为敏感期。这一阶段儿童眼球结构和视觉功能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保护儿童视力、维持好儿童足够的远视储备、有效预防近视发生至关重要。
《通知》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落实小学生手机、睡眠、作业、读物和体质等“五项”管理。幼儿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小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
小学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要确保学校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imtoken钱包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
《通知》提到,要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做好睡眠管理,保证幼儿每天睡眠时间10小时以上,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完善体质管理体系。
《通知》强调,创造条件保障充足户外活动时间。鼓励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带领幼儿参加以游戏为主的户外活动和适宜的体育运动,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有序组织和督促小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或远眺,增加校内体育锻炼时间。鼓励小学在教室门口或公共区域设置“微活动区”。
家长是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通知》亦将改变家长“重治轻防”观念作为近视防控的重点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幼儿园、小学发挥家长会、家委会和家长学校作用,面向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升家庭近视防控意识,逐步改变家长“重治轻防”观念。包括提高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监管意识,科学管控儿童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和方式,引导孩子多去户外活动,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视力监测等工作。
此外,《通知》重申落实“双减”政策,严禁小学超前教学和超纲教学。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线上培训机构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幼儿园做好入园准备教育,在游戏和生活中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入园所需的关键素质。小学落实课后服务、作业管理和考试管理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